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32团画廊

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 ,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半夜分鱼  

2014-08-20 18:47:26|  分类: 记录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半夜分鱼

《留在塔里木的青春》 - 32团画廊 - 32团画廊

提到过好几件事发生的时间均在夜里:夜间站岗,放夜班水,半夜看电影,现在再讲一件半夜分鱼的事情。时间大约在1973年夏。

连里有位同事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到大西海子水库,再由公家出面买了些鱼,为的是改善连里职工的生活。

听说大西海子水库离我们这儿约四十公里路程,而交通工具则是牛车。说是到第二天一定赶回来,可是这炎热的季节,一旦鱼捕捞上来便会死去,再等牛车拉回来能行吗……记得当晚临睡前,我们三人还在讨论着此事。

下半夜食堂门前挂的“钟”被敲响,透过窗户看见拉鱼的大车已停在食堂门口,借着月光影影绰绰见车上堆着的东西肯定是鱼了。与大车同去的老黄,虽然已接连辛苦了两天,但毕竟那时三十几岁的他还年轻,这时正精神十足地站在大车前大声吆喝着:“快起床分鱼了,早来的多拿,晚来的少拿,来迟的就没份了……”用这种俏皮的口气催促大家快起床。随着他的喊叫声,一家家的油灯先后被点亮,大伙纷纷走出家门来到食堂前,等待分鱼。

虽说是夏天,但塔里木的气温昼夜相差相当大,一旦太阳下山后,天气便逐渐凉快起来,所以一直等到傍晚,才将刚用网拖上来活蹦乱跳的鱼装上车,随即往回赶,鱼是水库里一批放养的草鱼,每条约十多斤,职工每人一条,家属也是同等待遇。这样每个家庭能分得两条。

夏日里每天顶着烈日干活,食堂里一天三顿供应的几乎就是荀瓜汤,偶尔吃到豆角,茄子便是改善伙食了。吃肉更是少之又少,只有逢年过节或夏收、秋收中搞突击时才有机会享用一顿,平时的伙食令人无奈,愁的又是吃这样的菜!而现在我们宿舍一下子分到三条大鱼,应该很高兴吧!可同样也有些愁,不知该如何处置。

天热,鱼腥。屋里又有孩子睡觉,地方也狭小,院子里地方又大又凉快,大伙不约而同选择在家门前动手剖鱼,这样每家门前亮着一盏油灯,犹如闪光的珍珠项链串联起八连整个大院。和我同住的陈平时习惯叫她大妹,来自上海农村,从小会干活,所以做起事来手脚利索。只见她拿了块搓衣板放地上,又把比搓衣板还长的鱼放上面,开始用刀刮鱼鳞。炎热干燥的天气已使鱼鳞很难刮下,只好动手把鱼鳞一层层剥下,再剖开鱼肚,三条鱼的鱼子足足装了大半脸盆。鱼头被剁下洗净后,趁还新鲜丢进锅里煮起来。这种时候我甘当“下手”,去食堂挖了一大碗盐(那时商店里没盐卖,吃的盐都是每年初夏一次性去沙包里拉来的,这种盐里含有硝,因为它的晶体形状与盐类不同能分辨出来)。鱼身被剁成几大块后用盐腌起来。

接下来便是挖个坑把鱼鳞、鱼杂等掩埋起来(裸露在外的话是要引来大量苍蝇的)。在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起来,油灯也被一个个捻灭。解决了这些事大家终于松了口气。马上又要扛起砍土曼出工了。来到地里谈论的话题自然是鱼,讨论鱼是整条腌还是剁开腌,这么多鱼子怎样烧好吃,星期天去老乡那里拿些腌的鱼去也让他们开开荤……

在那些日子里,比起吃肉鱼则更没机会吃到。至今我还记得住在隔壁四川夫妇家的老三从没见过鱼,因为害怕面对如此美餐死活不肯吃,不管大人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。这也令我对分鱼这件事印象十分深刻。

 

2014.8.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80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